欢迎来到RayBet下载地址官网!
东锜模具钢

扫一扫咨询详情

全国咨询热线:

0512-66159259
当前位置: 主页> 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新闻动态 News

联系热线

0512-66159259

微信号:13382185616
手 机:13382185616
邮 箱:tokai@tokais.net
地 址:江苏苏州市相城区聚民路68号

冲压子弹壳用什么模具(子弹冲压制作动图)

发布时间:2023-09-23 13:30:12 人气:

今天给各位分享冲压子弹壳用什么模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子弹冲压制作动图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子弹击发时弹身为什么不会爆炸呀

一般子弹由弹丸、药筒、发射药、火帽四部分组成。弹丸用来依靠快速飞行侵彻目标,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和保护发射药及密闭火药气体,而发射药是通过燃烧赋予弹丸较高初速,火帽用来击发.但这只是指普通子弹,其它特种弹、检测用枪弹及辅助用枪弹又有不同,成份量也会因子弹的不同而不同。 1-弹头

覆铜钢弹壳56式普通弹剖面示意图:1-弹头;2-发射药;3-弹壳;4-底火编辑本段弹头的制造弹头是枪弹上的杀伤部件,除对尺寸、精度有很高要求以外,还必须有完善的结构与外形,以保证对目标有良好的侵彻和毁伤效果。弹头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弹头其加工过程也不一样,《战争之王》片头中安装到弹壳上的已是成品弹头,没有展现弹头加工的过程。 56式普通弹头由被甲、铅套和钢心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单独制造,经检验合格后装配成弹头。枪弹的主要零件如弹头壳、弹壳、底火壳和曳光管壳等,形状都呈带底的杯状,其加工需要用到枪弹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引伸加工",生产不同形状和壁厚的零件,只要改变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即可。由于枪弹生产有对精度和一致性要求极高的特点,零件的尺寸基本上是靠模具来保证的,而且批量很大,一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大量废品,因此对模具的制造和安装都有很高的要求,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及时剔除不合格品并调整机床。 国产枪弹一般选用覆铜钢带做为弹头壳(或称弹头被甲)的毛坯材料,国外也有使用黄铜或圆钢做毛坯的。以覆铜钢带为毛坯料的弹头壳生产过程为:下料冲盂→外观检选→退火、酸洗→引伸→冲尖→挤口兼扩口。退火处理是为了消除加工中毛坯因剧烈变形产生的冷作硬化,酸洗则是为了去掉退火时毛坯表面的氧化皮。引伸加工使从覆铜钢带或圆钢上下料成的钢盂直径变小、壁厚减薄,单模引伸工艺一次加工变形量小,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多模引伸,在一个冲程内即可获得比较大的变形量。冲尖是弹头壳生产中的另一种特种冲压工艺,目的是为了冲出弹丸尖部的弧形尺寸。由于加工后弹头壳尾部留有一定的余量,需要用切刀对其进行切除,或用挤口模去除多余部分,后者同时还可以利用冲头上的斜面对弹头壳尾部进行扩口,方便以后装配弹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尺寸的一致性。原苏联这部分的工艺需要冲尖4次,挤口和扩口是两道工序,而且以前挤口采用切口工艺,比较繁琐。国内在生产56式步枪弹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加工方法,弹头壳的冲尖次数改为现行的2次,并由以前的单模引伸改为多模引伸。经过上述工序并经检验合格的弹头壳,即可用来装配弹头。 多模引伸工艺生产弹头壳时常用的三种引伸模具:A模为带导向部分的整体模,其中a为内模、b为外模,内模又可分为4个部分(1为导向部分,2为锥形部分,3为圆柱部分,4为底部倒锥部分),内模一般用硬质合金制造,外模用工具钢制造。 这种模具结构简单,适用于上模也可用于下模;B模为带有导向部分的组合模,其中a为导圈,b为内模,c为外模,导圈用于代替模A的导向部分,其特点是加工比较简单;C模为不带导向部分的模具。用于引伸的中模或下模。 56式普通弹头内另一个主要零件是钢心,采用低碳钢制造,目的除节约铅外,还可以提高弹丸的侵彻力。国内最早生产的56弹头其钢心头部为平顶锥形,生产时模具损耗大,后来改为平顶弧形,大大提高了模具寿命。钢心生产的工序一般为:圆钢冷拔→下料→冲形→辊光→校量。其中圆钢的冷拔一般在钢厂内进行,然后利用冲床冷剪下料。辊光的目的是利于弹心的装配,同时还需要对尺寸和质量进行校量,合格后的钢心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56式普通弹头在被甲和钢芯之间设有铅套,其作用是减缓弹丸对膛线的磨损,同时使钢心和被甲结合紧密。由于铅质软,而且熔点和再结晶温度较低,在室温下加工时不会产生硬化,因此采用挤压法来制造。因铅件在装配时会进一步变形,从而影响弹头的对称性、密实性和重心位置等,所以控制好各部分的尺寸是铅件加工的难点。普通弹铅套尖端往往留有一个小圆柱或尖锥,其目的是为了在装配时更容易充满弹头壳的尖部,使弹头内各个零件结合紧密。56式普通弹弹心的一般加工工序为:熔铅→挤铅条→在多工位冲床上挤压成铅套→钢心压入铅套→烘干→外观检验。挤铅条是把配制好的铅锑合金块挤压成尺寸合适的铅条,并盘在辊轮上备用。在多工位冲床上挤压成型是弹头铅件加工最重要的步骤,由于铅套的形状比较复杂,且对外形尺寸和壁厚都有严格要求,所以铅套一般要经过2-3次挤压才能成形,而全铅弹心只需下料后在模具内一次挤压即可成形。钢心压入铅套这一工序的难点是严格控制钢心装入铅套的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射击精度。烘干的目的是去除挤压时润滑铅套用的肥皂水,防止钢心生锈。 弹头壳生产中常用冲尖模具(1为外模,2为内模)。A模为一次冲尖模,B模为末前次冲尖模,C模为末次冲尖模。一般的枪弹弹头壳只用A和C两种冲尖模即可,但是有时为了保证弹头尖部的弧形尺寸,还要用到B型冲尖模。A、B模顶部有小孔,利于润滑液和空气排出,保证弹尖部尺寸。冲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故障是冲穿毛坯,这与材料的塑性、模具和冲头的设计以及一次加工变形量大小有关。所以在第一次冲尖时,冲头尖部的圆弧半径比较大,且冲尖的高度不高,可以有效避免冲穿毛坯。编辑本段弹头装配方法弹头装配是将弹心或其它零件依次装入弹头壳,并对弹头壳尾部加工,使弹头的外形尺寸和质量达到图纸要求的过程。装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枪弹射击的精度。国内在长期生产56式普通弹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提高射击密集度的弹头装配方法: 1、对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尺寸严格要求,其他尺寸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公差范围分别装配成弹头; 2、依靠模具和合理的加工工艺,保证弹头的对称性; 3、弹头内零件装配紧密,消除松动和间隙。编辑本段56式普通弹头弹心压入→尾锥部预压→底部卷边→尾锥部成形→过径→辊沟→尺寸校量→称量→外观检选。主要装配设备是多工位自动冲床。尾锥部预压就是将弹心压入弹头壳后的圆柱部压成一定长度的尾锥,为弹底卷边和尾锥部的成型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弹心反弹出打坏工装设备。为了保证弹头尾锥与弹头圆柱部分的同轴度,一般是用冲头推弹头头部使尾部进入收尾锥模进行收尾锥的,弹头在终压工序后要掉转180度才能送入收尾锥的工序,进入尾部卷边工序时又要掉转180度。尾锥成型是将卷边后的弹头尾锥和弹底窝最终成型,经过这道工序后的弹头,除了圆柱部分直径和辊沟外其余已基本符合图纸要求。弹头过径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装配过程中弹头圆柱部"起箍"的现象,同时使弹头圆柱部分沿长度方向上尺寸一致,弹头内部零件结合更紧密。过径后的弹头即可送去辊紧口沟,56式普通弹的紧口沟为三角形,现已由单独的辊沟机改进为辊沟机与弹头装配机联动,过径完毕的弹头直接送辊沟机辊沟,出来的即为加工完毕的弹头。 56式普通弹头生产和装配过程。其中A1→A3为钢心加工过程,B1→B5为铅套生产过程。A4为钢心压入铅套,C1→C3为用圆钢下料制造弹头壳的过程。D1→D2为用覆铜钢板制造弹头壳的过程,C3→C4为挤盂,D2→C4为冲盂,C4→C8为弹头壳加工成型过程,A5→A9为弹头装配成型过程。 过径后的弹头即可送去辊紧口沟。 弹头加工的最后工序为:滚光→尺寸校量→重量校量→外观检选。若是特种弹头,最后还要进行弹尖着色。滚光是为了除去弹头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等,使弹头表面洁净光亮,便于检选和全弹装配。滚光机一般是由电机带动的旋转木筒,内装碎纸屑或稻壳等,弹头在筒内与其一同翻滚摩擦而被抛光。尺寸校量对弹头长度进行100%检验,对直径、滚口沟直径及高度、尾锥尺寸等仅做抽检,这是因为只要机床和模具调整合适,这些尺寸不易出问题,但弹头长度由于制造误差累积偏差可能会比较大,必须100%检验。其检验是在尺寸校量机上完成的,通过调整校量刀片的尺寸自动把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弹头剔出,有时为保证精度还要对检选出的合格弹头进行抽检,手工量取尺寸。重量校量是用称量机剔除过轻和过重的弹头,并且对合格弹头按重量分类送至成弹装配车间装配,对于在误差范围内的轻重弹头,可以通过适当增减发射药来保证枪弹性能基本不变,以避免过多废品的产生。最后一道工序为外观检选,这也是弹头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道工序,因为弹头的某些弊病如表面线痕、褶皱、锈迹、油污、指印、弹底压坏、辊沟不全等缺陷无法用机床来识别,只能靠目视检选。一般由工厂制定一个标本,超过标本的即不合格。弹头外观的检选一般由外观检选机进行,在机床的进货漏斗中加满待检选的弹头,弹头从漏斗中落到丝杆上并被带动旋转,以便观察弹头各个部分,发现不合格的手工剔除,合格弹头被丝杆带到收集箱里。在弹头检选时操作者必须带口罩和手套,并及时更换。至此弹头加工才真正完成,最后的合格弹头还要再进行全面的质量抽查,由此可看出枪弹生产的复杂性与严谨性。

53式普通钢心弹怎么制作

国产枪弹一般选用覆铜钢带做为弹头壳(或称弹头被甲)的毛坯材料,国外也有使用黄铜或圆钢做毛坯的。以覆铜钢带为毛坯料的弹头壳生产过程为:下料冲盂→外观检选→退火、酸洗→引伸→冲尖→挤口兼扩口。退火处理是为了消除加工中毛坯因剧烈变形产生的冷作硬化,酸洗则是为了去掉退火时毛坯表面的氧化皮。引伸加工使从覆铜钢带或圆钢上下料成的钢盂直径变小、壁厚减薄,单模引伸工艺一次加工变形量小,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多模引伸,在一个冲程内即可获得比较大的变形量。冲尖是弹头壳生产中的另一种特种冲压工艺,目的是为了冲出弹丸尖部的弧形尺寸。由于加工后弹头壳尾部留有一定的余量,需要用切刀对其进行切除,或用挤口模去除多余部分,后者同时还可以利用冲头上的斜面对弹头壳尾部进行扩口,方便以后装配弹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尺寸的一致性。原苏联这部分的工艺需要冲尖4次,挤口和扩口是两道工序,而且以前挤口采用切口工艺,比较繁琐。国内在生产53式步枪弹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加工方法,弹头壳的冲尖次数改为现行的2次,并由以前的单模引伸改为多模引伸。经过上述工序并经检验合格的弹头壳,即可用来装配弹头。

53式普通弹头内另一个主要零件是钢心,采用低碳钢制造,目的除节约铅外,还可以提高弹丸的侵彻力。国内最早生产的53弹头其钢心头部为平顶锥形,生产时模具损耗大,后来改为平顶弧形,大大提高了模具寿命。钢心生产的工序一般为:圆钢冷拔→下料→冲形→辊光→校量。其中圆钢的冷拔一般在钢厂内进行,然后利用冲床冷剪下料。辊光的目的是利于弹心的装配,同时还需要对尺寸和质量进行校量,合格后的钢心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下一道工序:弹心压入→尾锥部预压→底部卷边→尾锥部成形→过径→辊沟→尺寸校量→称量→外观检选。主要装配设备是多工位自动冲床。尾锥部预压就是将弹心压入弹头壳后的圆柱部压成一定长度的尾锥,为弹底卷边和尾锥部的成型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弹心反弹出打坏工装设备。为了保证弹头尾锥与弹头圆柱部分的同轴度,一般是用冲头推弹头头部使尾部进入收尾锥模进行收尾锥的,弹头在终压工序后要掉转180度才能送入收尾锥的工序,进入尾部卷边工序时又要掉转180度。尾锥成型是将卷边后的弹头尾锥和弹底窝最终成型,经过这道工序后的弹头,除了圆柱部分直径和辊沟外其余已基本符合图纸要求。弹头过径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装配过程中弹头圆柱部"起箍"的现象,同时使弹头圆柱部分沿长度方向上尺寸一致,弹头内部零件结合更紧密。过径后的弹头即可送去辊紧口沟,56式普通弹的紧口沟为三角形,现已由单独的辊沟机改进为辊沟机与弹头装配机联动,过径完毕的弹头直接送辊沟机辊沟,出来的即为加工完毕的弹头。

谁能告诉我在以前没有冲压机床的时候,那时的金属弹壳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弹壳是手动压出来的制作有点像压汽水瓶盖似的{用铜做的,铜的拉伸性比较好。},要想做一个完整的子弹 得用3个左右这样简单的手动器械做完。最快一个小时能做50个。

{上装模具(die),执行退底火(decap)、压整(sizing)、装底火(priming)、装弹头(bullet seating)等工作}

每个步骤都是一下一个 手动的 工具很简陋。

我想知知道以前的金属弹壳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早期的枪弹弹壳有许多采用铜铁合金等材料,用手工敲打(相当于低速冲压)方式制造出来。随着冶金技术的逐步发展,现在根据本国国产金属量的大小,也有很大变化,目前弹壳多用复铜钢或低碳钢。成型工艺是整体铸造加切削技术。不同的枪,使用的弹壳长度、倾斜度、口径、低槽、传火孔大小均不同。

一般子弹由弹丸、药筒、发射药、火帽四部分组成。弹丸用来依靠快速飞行侵彻目标,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和保护发射药及密闭火药气体,而发射药是通过燃烧赋予弹丸较高初速,火帽用来击发。但这只是指普通子弹,其它特种弹、检测用枪弹及辅助用枪弹又有不同,成份量也会因子弹的不同而不同。

扩展资料:

一般子弹由弹丸、药筒、发射药、火帽四部分组成。弹丸用来依靠快速飞行侵彻目标,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和保护发射药及密闭火药气体,而发射药是通过燃烧赋予弹丸较高初速,火帽用来击发。但这只是指普通子弹,其它特种弹、检测用枪弹及辅助用枪弹又有不同,成份量也会因子弹的不同而不同。

当发射时,击针激发火帽(底火)。底火迅速燃烧引燃药筒(弹壳)内的发射药,发射药产生瞬燃,同时产生高温和高压,将弹丸(弹头)从药筒内挤出,这时的弹丸在发射药产生的高压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受到膛线的挤压,产生旋转,最终被推出弹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弹

ak47枪身用了几种材料,枪管用的是什么材料子弹弹壳用的是什么材料,弹头用的是什么 材料。

老款的卡拉什枪护木,握把以及枪托是木头的,现代战术型的护木应该是工业塑料。

老款枪身为钢浇铸,后来的是整体冷压。现在的我就不清楚了。

枪管镀铬。

弹夹属于冲压铆接机匣。

表尺是铁的。

为了降低成本,并且坚固耐用,枪身多为合成材料。

子弹弹头是铅钢复合弹芯,覆铜钢被甲。

弹壳是铜钢被甲或漆钢。

我知道的就这些,不知道对不对你的胃口。

冲压子弹壳用什么模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512-6615925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Baidu
map